棉花直補將拉大新疆棉花和地產棉花的差距
近日有消息稱,國家發改委就棉花體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見,各方對于實行棉花直補(直接補貼棉農)的政策方向基本達成共識。國家發改委已確定新疆作為試點區域,新疆正在制定具體的試點方案。目前,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在19800元/噸一線震蕩。8月19日,鄭棉主力1401期貨合約收于19825元/噸,微升0.2%。
截至目前,可以判斷收儲政策難以持續已經成為高層的共識,棉花政策的改變將在2014/2015年度,但具體實行何種政策目前還不能下結論,新疆試點棉花直補的可能性更大。
棉花收儲政策調整與完善是呼聲很高的,但目前還沒有最新的進展。如果推出直補,棉價仍然要下跌一截。直補政策推出意味著弱化收儲,甚至不收儲。國內棉花價格與國際接軌,目前國際價格仍然比國內低3000元/噸。國內棉農損失部分,國家再進行補貼。所以棉花現貨市場價會下跌。
此外,試點也會帶來一些問題,如新疆和其他地區政策的“雙軌制”。如果新疆棉花直補,而其他地區收儲,市場的套利行為將不可避免;如果新疆實行補貼,其他地區無收儲無補貼,同樣會引起制度公平性的問題,并且低價新疆棉將使得其他地區棉花種植更無利可圖。
不過,分析師認為,無論政策面是否變化,棉花市場目前基本面依然令人擔憂。
從需求來看,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上旬是棉紗銷售的淡季,而后道坯布(包括中化纖混紡坯布、大化纖混紡紗布和純棉紗布)銷量均出現下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