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機械配套技術加快跟進機采研發日臻成熟
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,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。目前全世界棉花30%已經實現機械采摘,其中美、澳等國機采率已達100%,西班牙、希臘等國也部分實現了機械采摘。
我國棉花機械采摘起步較晚,大型自走式棉花收獲機主要依靠進口,這成為制約整個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的瓶頸。新疆是我國棉花最大主產區,經過近10年的引進使用和自主研制采棉機,目前兵團農場的機械收棉水平,已基本接近先進國家。但是由于大型棉花收獲機動輒一二百萬元的昂貴價格,加上相應配套機具和保養、維修費用,一般企業和個人很難承受,目前只限于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廣應用。
與新疆棉花產區適宜推廣應用大型采棉機不同,我國長江、黃河流域兩大棉區棉農眾多、種植地塊相對分散,適合推廣應用中小型采棉機。近年來,由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承擔的行業科研專項“華北棉區棉花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與農藝技術研究與示范”,對指桿式棉花收獲機的配置形式進行了改進設計,研制成功了可以不對行收獲,結構簡單、性能優越、造價低廉的新型自走指桿式采棉機。這次參加現場演示的采棉機,每小時可收獲棉花7~11畝,采凈率大于93%,含雜率小于12%。安陽現場作業的機械表現,也受到了參觀者一致好評。